吴江汾湖高级中学开学润心指南
日期:2024-02-17 09:18:32  浏览量:728

 

     春节一走,就意味着寒假即将结束,开学进入了倒计时。每学期前的这个时候,“收心”就成了同学们的一大要事。

    收假关键在收心,在此时刻尤其考验亲子关系,家长切忌急躁,需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逐步调整状态,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

     应对开学,如何顺利回到校园生活的正轨?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开学收心指南,帮助家长和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开学生活。

 

  经过一个愉快的寒假,不仅孩子需要调整心态,家长更需调整心态,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临近开学建议尽量减少大型活动,让家庭循序渐进的进入开学准备状态。面对开学期孩子的复杂心理,家长在协助孩子做好开学准备时,需避免进入以下“雷区”。

 

  雷区一:“急刹车”

     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快开学了,家长难免会在孩子耳边唠叨开学后要如何如何,尤其是上学期期末考成绩不理想,家长可能更加“苦口婆心”让孩子好好学习,出发点是好的,殊不知,如果孩子突然承载过多压力,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

 

  雷区二:强制与假期“一刀两断”

     要开学了,不比在家的放松,家长难免会强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让孩子与手机、电子游戏等一刀两断,而这也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适得其反的会影响孩子的开学适应。

 

  雷区三:高标准严格要求孩子

每个孩子适应开学的时间不一样,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严格要求孩子尽快适应给自己减少麻烦或满足自己的需要,只会激化矛盾,对孩子开学适应不利,对亲子关系不利。‍

 

 

 

 

 

-调整生物钟 积极适应-

 一、调整生物钟,积极适应

     开学前一周大家可以逐步将作息时间调整到和学校生活接近的时间,以此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循序渐进地调整不仅能减少内心的抗拒和排斥,也能让大家对重新开始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极锻炼-

   二、调整饮食,积极锻炼

在开学前,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减少零食,按时起床吃早饭。饮食以清淡为主,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

结合自身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至少半小时的体育锻炼。适当运动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的血氧含量,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换频道 积极收心-

三、切换频道,积极收心

开学在即,我们应采取一种温和的渐进式的收心策略,自然地回归即将开学的状态。有意识地减少娱乐项目和娱乐时间,同时增加阅读时间,合理规划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

如何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呢?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参考:

第一、采取“隔离法”。在阅读或写功课的时间将手机调成静音,收纳起来,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第二、“等待10分钟”。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大脑经过10分钟的等待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对即刻想要的东西有强烈的偏好。因此,可以在此期间专注于手头的任务,等过了10分钟想玩手机的念头就没那么强烈。

第三、丰富休闲生活,转移注意力。做有益身心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如弹琴、唱歌、画画、看书、运动等等,忙起来便很容易从“瘾”当中走出来。如果同学们感觉自制力不够,可以请家长监督和管理。

 

 

-接纳情绪 积极暗示-

   四、接纳情绪,积极暗示

   开学前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当出现这些情绪时,首先要将消极情绪“正常化”,一味地抗拒和压抑情绪只会让自己更加沉浸在消极情绪和负性思维中。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可以帮助大家维持一定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增强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接纳情绪,顺其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要做的事情上。

  当大家感觉到紧张、烦躁等情绪时,可以告诉自己“太好了!开学就能见到同学和老师了,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我又能享受学校的美好时光了。”通过类似的积极心理暗示,增强愉悦感,让自己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结合实际 制定计划-

   五、结合实际,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伊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包括学习目标、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内容。内容适中易落实,忌好高骛远。树立小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奖励,保持学习的动力,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罗列清单 积极准备- 

六、罗列清单,积极准备

列好返校清单,比如作业清单、学习用品准备清单等,必要时也可适当添置新的“装备”,制造开学仪式感以提升自己对新学期的期待。


    希望通过以上的这些心理调适方法,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更顺利地度过开学适应期!

 

心理热线

 求助是有力量的表现!如果你在开学前遇到心理方面的烦恼,可以拨打以下电话寻求帮助。

①全国青少年心理热线:12355(24小时)

②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25-83712977、025-12320转5(24小时)

③苏州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4、0512-65791001(24小时)

④苏州市中小学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65205520

⑤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0512-65202000(每天9:00-21:00)

⑥吴江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0512-63038010(每天9:00-21:00)

 


联系地址:吴江区黎里镇芦墟泰丰路2号
邮编:215211
电话:0512-63255389
苏ICP备2022047387号

2024-10-28 16: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