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研沃土 蓄力教育生长
——汾湖高级中学教科室常态化开展论文评比活动
教育论文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话。与学科知识对话,与课堂教学对话,与课程建构对话,与教育规律对话,与自我认知对话,与专业成长对话……在对话中发现教育本质,总结教育规律,提升专业素养,促成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促进教师养成教育论文写作的习惯,自觉实现教育教学实践者与研究者的身份融合,潜心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凝练教育智慧,培养学术思维,夯实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常态化地开展了教师暑假与寒假论文评比活动。
经过了较长的寒期生活,青年教师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得失进行梳理、反思和总结,撰写成文。新学期伊始,教科室已收到寒期论文稿件61篇。经过教科室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9篇,二等奖31篇。
成果展示
活动中,参与交流评比的老师们紧紧围绕“三新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结合“核心素养”“课标学习”“高考要求”等内容,分享了自己教学研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数学组卢平老师的论文是《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思维导图学法指导与研究 》,论文聚焦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剖析了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学科案例详实丰富;英语组尹子开老师的论文是《浅谈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动形象阐述了GAI具体在高中口语课程中的实操性以及应用原理;地理组木壮老师的论文是《浅谈高中地理学科的交叉融合教学》,论文详细罗列了大量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与交叉之处,为其他教师实施教学实践提供了直接参考范例,阐述清晰深入;政治组陈兰老师分享的论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策略》,陈老师对核心素养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清晰的解读,根据命题案例以及方向方面进行进一步解读与分析,紧扣教育改革背景;历史老师杨宏宇的论文是《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杨老师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学习动力的培养,深度剖析知识定位策略如何在练习时将题目与课本知识点联系,对学生长远历史学习和综合素养有积极意义等等。
感悟分享
朱斌:在“以学论教”视域下,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思辨能力、主动性的培养。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真正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
卢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无疑成为了一种趋势,其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复制的优势,但却始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因此,开发线上数学教学,使其与传统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达到“1+1>2”的效果,当然这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探究与改进。
刘玲玲:课堂用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包括问候语、指令语、提问语和反馈语。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中心”的理念,高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作为英语语言输入的重要场所,高中英语课堂用语有效性的提高十分必要。
步履不停
论文评比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促进汾湖高级中学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汾高教科室将继续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给青年教师更多的表现、参与、锻炼、实践的机会,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改进。青年骨干教师要以论文评比为契机,对标名师,明确成长路径;深耕课堂,锤炼教学本领;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教科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