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高考内容要求为依据,努力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以地理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学校具体要求为方向,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深化教改、优化教学案、加强师资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与主要措施
(一)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根据加强和优化教改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做到精细化管理。
1、制订好计划
各备课组制订好工作计划,并严格按教研室规定的统一进度教学,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2、做好教学五认真
(1)、备课要充分,制作的教学案目标要明确,质量要高,要求做到三结合,即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综合运用相结合,德育渗透、知识体系与心理素质相结合。
(2)、上课要精细,方法要灵活,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互动得当,信息反馈及时。训练及时,容量恰当。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填鸭式的教学和搞题海战术。
(3)、作业布置与批改要落实到位。教学案上的题目设计要精当,有层次,批改要到位,并督促学生整理好错题集。
(4)、认真落实考试分析工作。每次考试后,教师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分析要细致到每一题和每一个学生,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缺陷、能力差异.
3、教研活动要多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多分析教材,多进行专题讨论,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多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与成效。
(二)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是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关键。
(1)、开展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活动,强调分析教材、分析学情,上课结束后再进行集体评议。
(2)、继续完善教学研究活动,共同探讨,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
(3)、开展校优质课评比活动,积极鼓励青年教师。
(4)、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
(三)多阅读地理专业书籍,加强课题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校微型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