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践,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吴江汾湖高级中学承办吴江区高一生物教学研讨会暨王会英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
日期:2025-03-20 10:21:02  浏览量:101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扎实推进“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落地生根,进一步推动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 养,3月19日,吴江区教研室联合王会英高中生物名师工作室于近日举办了以“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与DNA结构”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与实践,旨在通过示范课展示、评课研讨以及专家引领,深入探索学科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与会人员观摩了四位老师的高一中生物同课异构新授课。王会英和邹恒燕老师讲授了《DNA的结构》,牛军锐和冯寿快老师讲授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四位老师各展风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大单元教学”理念。王会英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构建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DNA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邹恒燕老师以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牛军锐老师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内容,引导学生探究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冯寿快老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此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后续的评课研讨和专家引领将进一步推动吴江区高中生物教学水平提升。

 

 

                                                          

                               

       观摩完四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李伟根老师组织了评课研课活动。孔爱华、张文秀、张华民、牛军锐、刘亮等分别进行了评课交流。

王会英老师《DNA的结构》王会英老师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巧妙地将小组合作与模型构建相结合,将复杂的DNA结构知识化繁为简。课堂上,学生通过亲手搭建模型,直观地理解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种“做中学”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王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构建起了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邹恒燕老师《DNA的结构》邹恒燕老师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DNA的结构》这堂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邹老师通过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中逐步深入理解DNA结构的特点。她的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理解,为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生命奥秘的大门。

牛军锐老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牛军锐老师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堂课中,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他巧妙地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带领学生逐步探究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关键证据。牛老师的教学逻辑清晰,语言表达精准,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重点知识。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实践。

冯寿快老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冯寿快老师以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成功地将科学探究融入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堂课中。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冯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他的教学风格稳重扎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课后,李老师总结发言,指出此次线下活动的同课异构环节聚焦“DNA分子的结构”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几位老师的课堂各有千秋,带来了多元的教学视角。有的老师利用直观的模型构建,让学生亲手搭建DNA双螺旋结构,在实践中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有的老师则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从经典实验切入,剖析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最后,李老师强调“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倡导通过实验探究与跨学科融合提升课堂深度。 首先教师要做好目标引领,其次是职责使命,更重要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下午,老师们聆听了震泽中学育英学校的孔爱华老师所作的“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学历案设计”报告。

     孔老师结合诸多真实教科研案例,深入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重要性。他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为核心,既要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通过精准的学情分析,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从而制定出适切的学习目标,并据此设计出与之匹配的教学过程和评价任务,真正实现“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的一致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本次吴江区高一生物教学研讨会暨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通过同课异构示范课的精彩展示、专家的精准点评以及专题报告的深入分享,与会教师对“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与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清晰的方向。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吴江区的生物教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联系地址:吴江区黎里镇芦墟泰丰路2号
邮编:215211
电话:0512-63255389
苏ICP备2022047387号

2025-04-14 16: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