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之一:优化师资队伍,发展教师专业水平
日期:2020-02-16 15:53:33  浏览量:2069

规划之一:优化师资队伍,发展教师专业水平

 

【现状理解】

20098月下旬,两校整合后,黎中28位教师首先调入汾湖高级中学。目前,在编的133位教师中,第一学历为本科或函授学历为本科的占97.74%;具有高级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所占比例为13.53%;不满10年教龄的比例较高,占70%以上。这是一支比较年轻的教师队伍。全校获得吴江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的比例极低;教学和教科能力普遍达不到优良的、较高的层次。由于教育能力参差不一,不少教师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尊重,学生满意率不高。

教师普遍具有积极向上、教出成绩的愿望,在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比较珍惜自己的岗位。在目前的学校管理环境下,许多教师,特别是对高考录取影响甚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教师,因为课务繁重,事务众多,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增多,一些教师身心倦怠。

教师愿景主要表现在:在相对公平的教学竞争环境中,凸显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平衡学科工作量,以积极的心态实施精致、有效教学目标,严格执行教育法规,享受或接近公务员待遇。

 【规划构想】

作为发展教育事业最为重要的元素,必须予以全方位、多角度的重视,充分研究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成长过程,以积极的姿态、稳妥的措施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拟按三步实现优化教师队伍策略。

第一步,优化整合。至明年(20108月),两校整合工作全部到位时,根据汾湖经济开发区高中教育事业发展初步规划,将逐步过渡并稳定每年招收12班新生,在高二年级开始实行文理分科,文科设置7个班,理科设置5个班,根据目前实施课程设置办法,如果按高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每位教师任一个班,其他选修科目每位教师任两个班,高一高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每人两个班,其他选修科目每人两至三个班的安排,各科再存储若干后备教师,那么,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各需26人左右;历史、政治、地理分别需要15人、11人、12人左右;物理、化学、生物分别需要13人、10人、11人左右,高考学科累计大约需150人。另外还需艺术4人,劳技2人,体育6人,实验室3人,图书阅览室2人,校医1人,其他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4人,计22人;总务后勤及临时工50人。在学校招生达到每届12班的规模时,全校教职工(含临工)应该需要222人左右,再加上后备教师,累计需要教师180人(上限),职工50人。

据两校现有的教师数,黎中高中教师约有70人,汾中有133人,教师可能需要分流23人左右,而临时职工需增添20人左右。

教师的优化、分流涉及教师个人和学校的利益,需慎重研究,拟根据学历、职称、任职资格、教学业绩、职龄等方面综合考虑,优化、分流办法由市教育局或汾湖经济开发区事业局制订为上策。

第二步,岗位发展。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工作实践和从业态度。学校将创设教师成长条件,激励教师脱颖而出。完善教师培养办法,构建年轻教师培养机制,激励他们立志于献身学校的教育事业,同时,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形成岗位成才、待遇留人的氛围。

实施岗位发展的重点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坚持精神激励、制度管理和感情引导相结合。

1.拓展教学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多读书,读好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施校本专业考核的办法,激励教师钻研教育理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在职研究生进修比例,每年递增3%左右。

 2.制订岗位考核办法:建立由学校资深教师或外聘教师命题阅卷的学科解题知识竞赛制度,培养年轻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强化教师参与教科的意识,提升教学软实力。

 3.研究课堂教学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开课、听课、评课、说课等校本评比或竞赛活动,积极推荐教师参与市级以上各类优质课评比,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知名度;精心开展富有教学创意的,水平一流的教学示范活动。

 4.完善教师评价体制:探索激励为主的教师评价模式,既要张扬优秀教师的岗位成就,又要让若干教师意识到岗位压力的存在。

5.修订岗位职责条例:根据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重新构建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各类管理人员(如实验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职责,确保依职行事,以绩评估。

第三步,培养名师。从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角度,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现有的校级骨干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提供给教师教学实践、教科研究的物质保障条件,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群体。

1.制订《汾湖高级中学名师培养方案》,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提供教学教科条件,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2.完善“教育论坛”管理,让教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成果,鼓励他们成为学者型高中教师。

3.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开展以课题形式的教学实验和研究活动。

 4.适度调整教学研究人员和专任教学人员的课时比例。

联系地址:吴江区黎里镇芦墟泰丰路2号
邮编:215211
电话:0512-63255389
苏ICP备2022047387号

2024-04-30 09:08:17